她家中富庶,不愿意嫁给乡下的泥腿子,那稍微好一点的男青年也不愿意娶她这样不大吉祥的人,因此孙香玉便在孙家留下了,如今二十一了,还没有定下亲事,心里头琢磨着若是乡下能有品行端正也听话的男人,招一个到孙家倒插门也行,左不过是花些银子罢了。
刘二成拿着把锄头在帮孙家整理花圃,孙香玉闲逛便瞧见了他。
花圃里的男人面色微峻,做事一丝不苟,身姿如松,相貌堂堂,竟然跟招来的其他男子截然不同。
孙香玉心里微微一动,便招手让家里其他的下人说说这个男人的情况。
“这人名叫刘二成,就在炕头村旁边的后村住着,原先是有名的读书人,都说他能考上,可惜啊,前不久碰伤了脑子,读过的书竟然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眼下便只能跟着其他泥腿子一起干活来了。”
孙香玉听着这些事情,忍不住也哀伤“竟然也同我一样是个可怜人,唉。”
她带着人过去给刘二成递了碗茶“干活儿多了,也要歇息歇息才是。”
刘二成抬头,瞧见孙香玉的装扮,想必是孙家的主人,连忙后退一步,拱手说道“多谢姑娘体恤。”
他声音温润,又这般懂礼,孙香玉越看越觉得这人异常地合心。
她回去想了又想,刘二成在孙家干了一整日的活儿,孙香玉便在暗处观察了他一整日。
刘二成在孙家连着干了三日,孙香玉愈发觉得此人非常合心,虽然命不好,但其他真是没有什么缺憾之处了。
她这就找孙员外说了此事,孙员外也是非常疼爱孙香玉的,因为这个女儿生得漂亮,嘴巴又很甜,便点头说道“此事你无需操心,爹爹派人去安排。”
刘二成拿了三日的工钱,孙家也大方,一天给三个铜板,三天则是得了九个铜板,他给了夏氏七个铜板,瞒下了两个,拿给了胡莺莺。
“莺莺,这虽然不多,也是银钱,你攒着想买什么便买什么,往后我会想法子多挣钱,绝对不委屈你。”
瞧着那两枚铜板,胡莺莺非常感动,她也不忸怩,便收了起来,打算攒着钱往后留着买布,给刘二成做过年的新衣裳穿。
两人你侬我侬,正在自己屋子里说话儿,没有料到孙家带人来了。
是个媒婆,带着孙家的两个下人,抬了一担大米,那媒婆胖乎乎的,红唇妖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