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到也是识趣,主要是很多人都进过县里的拘留所,对于排队吃饭这种事情也没什么抵抗,很快大家便按着李立仁的话排成了一行队伍。
李立仁的勺子在桶里一搅一捞,一碗白面便堆在了海碗里,旁边的胡胜安接过了之后,在碗里加了一勺子西红柿汤汁,递到了魏文奎的手中,魏文奎这边给加上了一个荷包蛋,然后碗里添上了四片厚实的牛肉,每一片都掌心那么大,这才交到了排在队伍中的人手中。
“哇,那是什么肉?”
“牛肉!”旁边的一个原本抬桶的年轻人说道。
后面一看,晚上是西红柿面,不光给配了蛋还有牛肉,一个个的咽起了口水。这些人家到不是没有吃过牛肉,而是自己这边是过来偷瓜的,现在能有这样的待遇,比自己家晚上吃的都好呢。
这些人家都不是太富裕的,很多人家到了晚上,晚饭也就是清汤寡水的,吃点青菜面疙瘩汤什么的,要是不就棒子面稀粥配上饼子,谁家不干活吃那么好!
这样的生活在沿海那简直是不可想像的,但是在土地贫脊的西北地区,还真就存在,在往土坡里面走一走,甚至还有吃不饱饭的人家。
很快每一个人都抱了碗,各自找了地方蹲下来开始吃面,于是整个晒麦场上一片吸溜面的声音。
领头的老头老姚,吃完了碗里的面,端着空碗来到了桶边,伸头往里望了一眼。
“姚叔,你没有吃饱?”
旁边的魏文奎见了,立刻站了起来,来到了桶边。
老姚嗯了一声,魏文奎这边便说道:“面是没有了,多了两碗多刚才被几个孩子分了,但是汤有,还有刚拿过来的饼子,要不然您包着饼子吃?”
老姚一听点了点头,魏文奎这边伸手给老姚盛了一碗汤,同时给了一个发面饼子。
老姚和魏文奎的老子以前是同学,魏文奎老子没走的时候,两家时不时也走动走动,所以魏文奎对于老姚还有些尊敬的。
老姚拿了饼子没有回去,直接坐到了魏文奎的身边,一边掰着饼子泡着汤汁一边和魏文奎闲聊。
“文奎啊,你媳妇走了多少年了?”老姚漫不经心的问道。
魏文奎说道:“都十来年了,姚老叔,那天您不是让三哥来了么,怎么您给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