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又何必着急。
宫墙里的日子,哪里比得上外面逍遥快活?!
禅师和徐涔夫妇都是宫里出来的,熟悉上头贵人的行事,听妙玉这么说,倒也不坚持。
禅师转头提醒妙玉:“可是外头的闲话……”
“外头什么闲话?”
禅师又气又急,连忙如此如此说了一番。
妙玉道:“原来如此。我当是什么呢。”
“可是殿下的名声……”
“若是为着名声,我当初就应该跟父亲母妃一处,又何必东躲西藏的?除非我愿意彻底忘了父母,否则,这种话就不会少。”
徐嬷嬷无奈,道:“这日子什么才是头啊。”
妙玉道:“不妨。不过,这种事儿不容轻忽。家里换一批人吧。另外,我记得各地义庄、慈恩堂养生堂都会收留弃婴?”
“是。”
“既然如此,就从这些地方抱养女婴。只要养上五年,训练一二就能当差。也比别处的来得可靠、忠心。”
“是。”
这下子,说闲话的人就更多了。甚至还有人猜测徐嬷嬷其实是牙婆。不过,徐嬷嬷和妙玉都不理会。
女人生活不易,如果这一点点都受不了,那也别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先写妙玉,然后写惜春,之后写史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