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没说话。
他的脸阴沉得可怕。
戴权不敢再撩龙须,只能低下头。
王熙凤并不知道宫中的事儿,此时此刻,她最关心的便是红薯粉。
两年下来,红薯的种植和储存已经有了一套规矩。没办法,朝廷还没有把红薯归入赋税缴纳系统之中,所以王熙凤只能先把红薯切片、晒干、磨粉、清洗、沉淀、分离,加工制成红薯粉之后,还要加一道工序制成红薯粉条才算完。
因此,别人是秋收之后就进入了农闲时期,可是贾琏王熙凤的庄子上,秋收之后却差不多是一年里最忙的时节。不止地里要种些豆子、牧草进行养地,各处的庄子上还要雇佣人手晒红薯制红薯粉,这要在霜降之前完成,因为霜降之后是制作红薯粉条的日子。
饥饿让百姓变得十分实在。能要小米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要白面白米,能要红薯的时候,他们绝对不会要小米。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米比白米白面便宜,红薯又比小米便宜。也就是说,同样的钱,若是拿红薯的话,能比小米拿得多。
这些作为打短工的百姓听说红薯甚至能放到来年春天都不会坏,还有人现身说法,当即就选择了红薯作为工钱的主要支付方式。
还有附近家里种了几亩地的百姓,干脆也把自家的红薯送到贾琏王熙凤的庄子上换取了红薯粉条。
没办法,不是每一户人家都有足够的人力晒红薯做红薯粉条的。与其自家动手,还不如送到贾家的庄子上。一样是八斤红薯兑换一斤红薯粉条,可是自家做红薯粉条的话,累死累活,还只有粉条一样的话,去给贾家做工,做的是一样的活计,红薯制成红薯粉的量也就那么多,还有工钱和肉拿。
换了谁家,谁家都乐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