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云非召了勇威将军孙捷入宫,在妙仪亭议事。
皇帝走时,留下一柄御用飞龙宝剑给皇后,凡见飞龙者,如见圣驾,皇后有先斩后奏之权。厉子羡原是担心自己不在京城,皇后受人欺负,没想到军情突变,整个皇城安危都要交到皇后的手中。
云非和孙捷正说到司马赞之子司马瑞亲率十万精兵,转眼已过东岭,或许十日后便将进犯京城。此时,信使送了皇帝亲笔书信给皇后,禧禄接过来,三步并做两步,捧到云非面前。
云非打开看了。厉子羡此时心急如焚,实在是忧心京城与皇后安危,他说,两日内必取北燕,然后马不停蹄,赶回来救京城之急。
她说了信中大意,禧禄面带喜色地说道:“若皇上能赶回来,那就太好了!”
云非却沉吟着问了句:“若是叫皇上不必赶着回来呢?”
禧禄呆若木鸡地站在一边,不明所以。孙捷试探着问道:“皇后有了别的主意?”
“魏国想趁火打劫,咱们不如给他点教训,也顺便助着皇上,一举收了这天下!”
她这一句话,柔柔弱弱如涓涓细流,落进人心里,却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气魄,也是胆寒。
禧禄傻愣着不敢说话,他只觉得皇后怕是疯了。孙捷亦是惊得半晌未语,忽尔抱拳道:“请皇后示下!”
云非提笔,想了想,问孙捷:“将军可知,围魏救赵?”
勇威将军一脸茫然:“哪里来的赵国?”
议事两回,云非知道他是个熟读兵法之人,只不过,这个世界里没有《孙子兵法》,那么就算有这一计,自然也不叫围魏救赵。
她明白了,落笔给厉子羡回信,只写了四个字:围魏救周。
眼下,皇帝回救京城显然不是个好办法,他纵然两日内能如期拿下北燕,可是,他在回转途中必然遭遇风州的司马赞。司马赞既能官拜大将军,一定没那么好对付。
如果,厉子羡取下北燕后,沿东南而下,破桐城,对魏国大军压境,魏国为保皇城安全,必调司马赞回守。燕国弱,位于燕魏之间的要塞桐城必然防守松懈,厉子羡可以很快深入。但是,从风州到桐城,司马赞却是千里驰援。
孙捷见她写完这四个字,略加思索,赞许地点点头。继而,他蹙眉说道:“此计虽好,只是,京城当如何严防死守,以抗司马瑞手中这十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