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很快又说:“我再熬两年,等军子大了,我也说家里住不开分家。只有军子还不够,我还得再生一个。”
程奶奶教育闺女:“你公婆还算讲理,要不当初也不能把你许给他家。只要他们不太偏心,不许你闹腾。”
程燕:“老大家俩孩子,我就一个,他们就算不偏心,我也吃亏。算了,我还是赶紧怀一个吧。”
程奶奶:“就军子一个,是单了点,趁着年轻赶紧生吧,人家县城的大夫说过,年龄大点的女人生孩子危险。”
“嗯。”
程燕临走时,程奶奶给她塞了俩自家种的甜瓜,“拿回去给军子吃。”
程燕:“我拿东西回婆家,嫂子们看见愿意吗?”
“就俩甜瓜值啥,我还做不了主?拿着吧,看你这小心眼劲儿。”程奶奶挥挥手让闺女回婆家了。
第二天早晨,老村长举着大喇叭里喊:“从明天起,生产队成立大食堂,以后家家户户都去大食堂吃饭。按规定,以后不许在家里做饭,谁要是不按上级说的办,就是反对党,抵抗共产主义政策……”
吃大锅饭听起来是好事,可老村长打心底觉得这事儿不妥当,可是他无能为力,只能按照上级部门说得做。就连那些威胁的话,都是他从大会上学来的。没办法,上级怎么说,下面就得执行。跟政府对着干,能有啥好处?
“当然,上级还发话,以后在食堂顿顿有菜,吃饭不限量,能管饱。这就是吃大食堂的好处……”
整个河上村老老少少几百口子人,一起吃饭真不是个容易事。
起码锅得够大,要不不够吃。需要的桌椅得够多,这些大队提供不了,只能各家各户凑齐。
等正式吃大锅饭这天,村委可是真热闹。全村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里来了。大队部墙上贴着大红标语: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生活集体化,食堂如我家“。院里摆满了八仙桌和长条凳,比谁家结婚还热闹。
大锅饭头一次吃的是大白馒头,比成人拳头还大的大馒头,一人能吃好几个,那种很能吃的,十几个馒头都能填进肚子里。
饭桌上,每桌有四个菜不说,其中还有肉菜,吃完还能再去盛满。饭菜一端上桌,大家伙儿没空说话了,个个赶紧吃饭,生怕吃晚了会少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