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说的好名声,一是来自于席家——席家将从驱虫药膏等产品的分红全捐献出去,奉献给国家做基础建设了;二是来自于齐家——舅娘的娘家,也把陶瓷刀的分红全捐了。
南城人很多都知晓这几家人物关系,所以舅舅跟外公刚把调味料厂搞好,人家供销社就直接上门订货了。等上货之后,供销社的员工在介绍调味料时,有意无意地,基本上都会提一提这是谁家做的。
南城是受捐款福利最多的城市,只要不是那种穷得很的人家,基本上都会选择支持舅舅这生意。
“南城那边确实没什么参考意义,”大家都明白,就算他们不要脸地把纸壳子剪出花去卖,都有许多南城人愿意浪费钱来支持他们,“不过,我觉得舅舅家的调味料,是个很不错的产品,应当可以热销才对。我们或许忽略了什么关键……”
大壮一时也没想到到底是关键。
倒是席宝,若有所思。
钟以泽看出席宝似乎有点想法了,等了一会也没听她说出来,就轻轻拉了下她的手臂,“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
“嗯,”席宝梳理了一下脑子里有点乱的想法,“想到的比较多、比较杂,待会我讲的时候可能也挺乱的。”
“没事,你想到哪就说到哪,我们都听着。”大壮鼓励道。他一直觉得席宝是个思路很活的人,即使她经常会忽视一些常识性的细节,她的想法也总是有非常可取的优势摆在那。
席宝把椅子往后挪了一下,换了个严肃点的坐姿,然后才开始说:“咱这么梳理一下——调味料的特点是能够让食物更好吃,那么谁特别希望自己的食物特别好吃呢?”
“舅舅之前一直是骑三轮车去买小食,生意特别好,带动了很多外地人也试着卖他们的家乡美食,可没几个人能像舅舅这么赚钱,更没人能让舅舅一样,每天骑着车一吆喝,马上就有老顾客上赶着、抢着买。”
大壮、五三、钟以泽等人心中一动,瞬间明白了席宝接下来要说的第一个重点。
“做食品生意的人,绝对拒绝不了优质调味料的诱惑。只要调味料的价格成本在他们可负担的心理预期内,那他们见识过这个调味料的口味,就基本上会决定要买了。”
席宝说到这,顿了一下。
钟以泽想了想,跟着补充,“其实有一点,平都人相对更有钱,空闲时间也多,但愿意把空闲时间花在慢慢做饭上的人,还是少数,他们宁可花点钱搞现成的。”
因为平都人愿意花钱享受,所以舅舅那三轮车卖小食的生意特别火爆,顺便还盘活了一些跟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