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宝不是不想弄一群签约作者,然后优中选优地挑出能发表的作品,可她的杂志社才起步,没必要直接养一群不知道能不能创造利益的作者。
“我还以为你也会给作者开月薪呢。”钟以泽有些小意外,“不过,只以接投稿,然后选中了才按千字付钱,这确实更适合。”
省事、也省钱。
一个作者,可能一个月只投一次稿,那稿子还不一定能用。如果直接开月薪,很容易养出一堆胡差事的闲人。
选稿后按千字给钱就不一样了,投稿的作者跟杂志社关系不大,他们爱投不投,投中了,杂志社这边给钱买下稿子,两边就清了。特别省心。
“不过,我其实比较担心前期投稿的数量、质量都不够,万一撑不起一本杂志,或者没法稳定地保证合格稿件数量,就很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临时弄来个古早电脑,用着很不顺手,可能会有许多错字、错标点符号,大家发现了拜托指出一下,会发红包感谢的,笔芯
第190章
大部分杂志都是十六开大小, 常见的页数,有64页、72页、128页等,席宝想着, 初办杂志时, 不求量多, 而是尽可能地保证质量, 然后努力凑齐64页的内容。
当然了,她也不会故意插入过多的图片,或者恶意把字体弄很大,而是实打实地用故事正文来填充。
早在五六年开始, 华国所有报刊,都改用横向排版, 并且全部使用简体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刊载的采用四号字,行距是固定值20磅,不考虑插入的图片、花纹隔断等,一页纸上估计有一千五百字左右。
“我们每期至少要准备九万字的实在内容,才能把杂志给排出来。”席宝在心里计算着, “趣闻、几百字的短篇小故事、小诗歌, 这些不是用小字排在角落, 就是用于填充一些空白处,图片需要有专人看了之后才能画,不能指望插图占用太多空间。所有文字内容要超过九万字,这是我发行单期杂志的底线了。”
钟以泽对这个字数没什么概念, 他想了想,疑惑地问:“那是不是有九个人投稿,每个人过稿的字数都有一万字,就够用了?”
席宝:……
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我们杂志暂且搞成月刊。华国目前还没有杂志连载的先例,即使有文体,也是作者耗费大量时间创作完成了,才将全文投稿的。要是我们刚宣布收稿,就有人一个月内交上来一万字的文稿,我绝对会怀疑这份文稿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