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事情解决不了的时候,最后都是找爸爸。

爸爸的确早就想过这件事了,“村里人刚过饥荒没多久,近几年是不敢再集资做什么大事的,他们有存款才安心。所以我跟你太爷爷说过了,等确定这些东西能人工批量种植后,就根据各大队的情况,把不同品种的菌种分到四个大队去。”

“比如说,我们第一生产大队只管生产银耳、木耳跟香菇;第二生产大队只管金针菇跟草菇;三队、四队再分别管剩下的品种。每个大队的人数是很相近的,拥有的空房屋也差不多,每个大队再管理自己的生产小队,把任务分派下去,基本上一个小队都只会种一种菌,这样管理方便。”

这就相当于西岐公社是一个大工厂,各大队是分工厂,大队里的各小队是生产线。这样一层一层分下去管理,即使只能在分散的各户空房子里种菌类,也不会管出什么大乱子来。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西岐村能当上小队长的,都不是庸才,他们才敢这样直接分下去。

管理者值得信任,总体就很省事了。

“这样子啊……”席宝摸摸头,“好像只能这样子了。”

不用花钱专门建厂房,也不会影响现在的风水阵法,还能正常把种蘑菇这些技术推广到全村,席宝自己是想不出更好的对策了。

但到底,还是有些意难平。

她没有跟爸爸说什么,只是私底下,跟境灵抱怨了一句,“时代的限制真的太多了,现在国内根本没有什么专门的种植场吧?如果我们能率先做大,等到真正改革开放时,我们就占有极大优势了。”

“可我们没办法嘛,”境灵也是无奈,“蘑菇虽然不是正经的作物,但其实很有营养又好吃,既能在国内当菜分配,又能出口……反正在我看来,国家知道西岐村能批量出产优质蘑菇,一定会鼓励而不是打击的,这在目前来说,真的是一个绝佳的赚钱路子。”

他们这么在乎小小的蘑菇以及那些银耳木耳啥的,最主要的是,在这个年代,能找到安全的赚钱路子太难了,他们好不容易发现了这条路,却没办法一下子把路扩宽,心里就着急。

“唉……”席宝端着小马扎,坐在前院里晒太阳,冬日里的阳光暖洋洋的,照的她昏昏欲睡,“早知道我上辈子就多找些有用的资料,比如说学学怎么建造地下商业街啥的。”

如果能构建出一条通风良好的地下通道,那么,在西岐村明年顺利通电之后,就完全可以在地底下进行种不需要太高温度的东西了——比如说蘑菇。

“地底下啊……”境灵觉得这可能也是个法子,“说起来,我很少看看地下是什么情况呢,自从上次宝老大把那股恶力吞了之后,我觉得地下就没啥了,事后也没去看看。”

“宝老大,我到地下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