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页

“不过,那种玉米成熟期比较长,就没办法一年种两季了。”

“我要跟上面商量一下,多留一些玉米种。”

“诶,那可好,我看这个山玉米,虽然难种了些,但是长得快,要是春天三月里种下去,估计六月就能收起来,如果同时种了肥地的作物,收成之后,把那些地好好翻一遍,施肥养着,空置一个多月之后,在改成水稻田,刚好赶得及第二季的水稻时间。”

“是啊,这样子最好了,还是书记脑子灵活。”有人夸赞席洪波。

席洪波瞪了夸他的那人一眼,“行了,就你会拍马屁!以后别乱说这些,我当了这个书记,就要为大家做事,是我拿着国家的票证、工资,应该做的事情。”

他们把玉米的事情这么定下来,山玉米做春玉米种,外购的玉米做夏玉米种,恰好也避免了以后混种杂交的恶果。

时间到了八月,西岐村依然没等来所谓的检查,倒是直接从广播里,听到了一个通知。

——全国统一取消公社食堂,允许自留地,并且承诺,这次的变动,至少七年不变,大大安了农民们的心。

还有一些细节规定不再详提,但那些,跟西岐村上半年收到的那封密信,其实是差不多的内容。

席洪波都有点纳闷,他们西岐公社作为试点的地方,居然从始至终没被检查过。看来是试点的地方多,上头就近去查了靠近省城的公社状况,觉得效果不错,然后看到今年的农业依然呈现颓势,就急着改革了。

“既然上头不检查,我们就把夏收的粮食,分一半左右出来,先交今年的任务。”之前想着上面要检查,席洪波就跟镇上供销社打过招呼,说今年夏收的粮食,等检查完之后,再给送到镇上来。

结果上面直接全面改革了,那最好是马上交粮,免得有人说西岐公社故意不交任务。

“书记,”总会计拿着粮食账册进来公社办公室,“我们今年,光是稻米任务,就有两百五十万斤,要是等秋收全部交水稻的话,恐怕村里自己留不下多少了。”

这时期的水稻产量不高,即使西岐村近三千亩地,种了两千五百亩以上的水稻,总产量最好的时候,也不会超过一百九十万斤,种两季最多就是三百八十万斤。

主要是,村里地虽然多,但是这种水稻产量不高,而且,根据耕地品质的不同,当年气候的不同,耕种方式的不同,产量都会有较大差异。

前年时候,一整年只收了两百七十万斤水稻,村里自己都没能留个几十万斤下来;去年更差,只有两百万斤,连任务指标都没达成,是用地瓜折算填上窟窿的。也是因为去年收成创历史最低,大家今年才会很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