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姐是三年前嫁出去的,也嫁在这府城里边,楚家说是年纪到了请了媒人,据我知道的,是楚家大姐自己看上的人,小的在书院里边读书,楚老三夫妻两个脾性倒是不错,不像那楚老大和楚老二俩家,今儿争一块儿布头,明儿争一只鸡的,都分家了还闹得四周不安生,让人看笑话,我们这媒人行当可是要据实以报的,这两家的情况一说出去,都没人敢嫁闺女去的。”
米仙仙见了人,听她说了,微微颔首。
祖宗三辈儿那倒是用不上。
“楚姑娘怎样的?”
周媒人以她多年的媒人经历来看,这楚家女还是不错的,小姑娘家家的,有点甚么脾性也正常得很,谁没个脾气的?
只要这人是个知礼懂规矩,不是那等小肚鸡肠的就行。
她照实说。
米仙仙:“这倒无妨。”
大房的儿媳妇还真得找一个有些脾气的,大嫂张氏可不好相处,何安又是大房唯一的男丁,以后大哥两个定然是要跟何安夫妻一块儿过的,张氏如今安份那是上头婆母压得下她,下边大哥也不纵容着,但婆母天然就压了儿媳妇一头,若是这儿媳妇脾性又软,以她这位大嫂的脾性,还不知道该怎么作威作福呢。
米仙仙也派了府上的下人去打听,结果跟周媒人说的相差无几,左右也挑不出甚么来,便请周媒人跑一趟,以她的名义,请楚家母女来府上瞧瞧新开的梅花。
当然,她转手又给樊家的三夫人婆媳下了帖子,面面俱到,让人挑不出错来,也全了楚家母女的脸面。
“唉唉,夫人放心,我这就去办。”周媒人连茶水都不喝了,笑呵呵的出门了。
一出了门儿,周媒人立时紧了紧身上的袄子,深秋的天儿寒风渐起,院子里高大的树上已经是光秃秃的,只余下几点落黄在枝头挂着,她匆匆从廊下走过,踩在枯黄的树叶上,发出沙沙的声音。
这是一处小院,只有一个高台。周媒人也来了三两回了,听何府的丫头说过这里是府上几位公子们平日里习武的地方。
周媒人抄了手正要走过,眼尾却瞥见高台上还站了个小孩儿。
七八岁左右模样,穿着小袄子,正哼哧哼哧的打着拳。
哎哟,这何家的公子这么拼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