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这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的。

在接到樊家的回信时,同时跟着的还有一张调令。

调何平宴赶往平城任平城府知府。正四品官职。

柳平县政绩突出,短短三载不到整个县的赋商税便提了几倍,县里县外彻底变了个模样,楼阁飞宇,商铺林立,茶坊酒馆食店,各大街坊人来人往,县下家家户户有余粮,这些一笔又一笔的政绩一报上去,文帝本就对何平宴当初殿试上的那篇文章记忆犹新,文章上那篇策论正是关乎百姓大计,何平宴写得极为务实,一条条的笔下有物,并非那等空谈,言辞虽不瑰丽浮华,却能说道心坎上。

是以,文帝这才把他点为二甲进士外放,又破格遣他回原籍任官,便是想看看,他到底能走多远。

从正七品到正四品,连升三级,只用了三载不到。

他这一步,许是多少人一辈子都走不到的高度,何况,如今何平宴不过而立之年,正是一个男子正当年的时候。何越几个也从小小的七品小官之子成了堂堂知府家的公子。

何越本就过了童生试,如今又是知府家的大公子,模样生得俊秀,身姿优美,便是小小年纪也能看出以后的儒雅来,不知惹了多少县里有头有脸的人家惦记,请了媒人登门。

又送走了一波,米仙仙脸都绿了。

“关门关门,谁来都不许再放进来。”

“大饼才十岁左右,这些人便左一句早些定下来,又一句熟人知根知底的,好似不跟他们家结亲,这以后就找不着似的。”她跟人参几个丫头抱怨。

光这两日功夫就已经有十来家人请了媒人登门了。

“谁叫咱们大公子长得好呢。”人参道:“奴婢听说,这几日外边有不少小姑娘还跑去书院偷偷瞧咱们大公子呢。”

古有潘安,因容貌太过俊美,每每出门儿必被女子追逐掷上香囊秀帕,很是受欢迎,何越随着何安几个出了书院,准备去学堂里接了四饼。

新任柳平县县令来了后,何家便要举家去府城,大饼几个自然也要跟着去府城读书,何平宴亲自跟孔举人谈过,让几个儿子在书院里把下旬读完,便要准备去府城的事儿了。

同院的师兄们也送他们出来,说着以后多给他们写信,一行人正走出书院门口,就见门口站了不少如姹紫嫣红一般的小姑娘,身着各色的衣衫,一个个水灵灵的,见他们出来,一双眼含羞带怯的往他们身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