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叹了一口气,果断的转移话题道。“等考完试,季言同志打算报考哪儿的学校。我打算报考首都的大学。”
“首都大学。”季言之语气淡淡的道:“生父是首都人士,我打算带着阿婆到生父生活过的城市走走看看。”
先前问季言之生父季知南情况的女知青又道:“确定高中大学后,季言同志真的打算带着阿婆一起走啊。”
季言之笑了笑:“我目前就阿婆一个亲人,阿婆辛辛苦苦将我养大,真要考中了首都大学,我远走上学不带着阿婆,还算人吗。”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不是人之常情吗,这有什么好质疑反驳的?
女知青讪讪的道:“季言同志说得是。”
季言之可不知道自己耿直发言戳到了女知青的心窝子。
女知青叫胡秀娟,家里条件说好不好说差不差,之所以会下乡当个插队知青,最主要的缘故是因为家里头重男轻女。胡大哥谈婚论嫁在即,又找了一份临时工的工作,而胡小弟又太小,自然由家里头排行老二的胡秀娟下乡插队。
是重男轻女,也是现实的无奈。
不过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女孩,胡秀娟长得白白净净,看起来年龄倒比实际年轻一两岁。而且因为吃不了太多的苦头,为了生活轻松,胡秀娟在下乡插队的第三个年头,就嫁给了当地一位退伍回来的军人。
这回高考恢复,她参加高考,整个家里可以说闹得不可开交。本身就对农村生活忍着一口气的胡秀娟自然起了逃离不支持她的落后家庭,奔向自由光明未来的念头。
反正别管理由多冠冕堂皇,胡秀娟反正是起了抛夫弃子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