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十九,祝先生同意咱们拿东西换回宗祠的窗户棂子,不过人家不要钱,要的是你捐的那四块带着八仙的棂子。东西是你捐的……所以找你来问一问”大爷爷这边把找边瑞来的因果说了一下。
这就是老长辈办事的态度了,什么事情都摆出一个理字,不会因为边瑞是晚辈就随意处理他的东西,哪怕是捐给宗祠的也是如此。
名正和言顺,身正则生威,事公则众人服这一个宗族掌舵人必需要有的素质。
很多小说中把古代宗族的首领描写的都很不堪,不能说这样的人没有人,全国那么大肯定会有这样的人,但是绝对算不了主流,一个宗族的首领那是从小就培养的,可以说两辈人用心教出来的,英明神武那是家族的运道,但是一般守业维持宗族的团结那是基本要求。
边瑞道:“我没有意见,全都凭您几位拿主意”。
大爷爷听了,转头看了一下坐在桌边的老哥几个,问道:“那这事就这么定下来?”
“听大哥的”
几个老弟弟相继点头。
“那这样,老三,你带这位祝先生去取东西”大爷爷说道。
祝同强听了说道:“老先生,我那东西不在手边,等我取了再来吧”。
大爷爷哈哈笑了两声,爽朗地说道:“不用,人与人之间这点信任还能没有?去取吧,你何时有空把东西送过来,或者让人去取都行”。
边瑞这时也跟着站了起来:“我跟三伯一起去”。
大爷爷听了轻轻点了点头,于是边瑞便和三伯、祝同强一起去取东西。
边氏的宗祠在整村最好的风水位置,像是被整个村子如拱月一般围起来似的,出了院子,从屋旁的侧路往上,两级青石台阶,一组七十二级上一个小平台,然后又是三十六级这才到宗祠的门口。
宗祠四周全是大树,从村子往宗祠看就只能看到一个白色的院墙,还有漆黑的双扇大门,每扇大门上有六纵六横三六颗铜门钉,和海碗口大的铜制门环。
祝同强看到门上的门钉,不由微皱起眉头来,他是玩古董的,知道门钉在古代的讲究,一般公门为七纵七列,列候五纵五列,眼前六纵六列他觉得有点怪。比公门少一,又比候门多一太少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