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家里的猫代替自己发了准备深藏于抽屉中的文稿开始说起,如与人细语一般亲近地说着自己与家里那只叫做“猫”的猫的故事。

[大概是我总是“猫”“猫”地叫他,惹了他的不快。]在人们的想象中,穿着古朴和服,相貌平平但神色气质一概温和的作者老师垂眸写道,[自从前些日起,家里就不见了猫的身影。]

[我听说猫会在走向死亡的时刻远离家人,一只猫静静地在黑暗中等待死亡。

这太可怜了,所以我和猫约定好了,就算是要离开我身边,也要好好告别才是。]

[这是我的错,猫啊,我在这里向你认错。如果你看见这封道歉书的话,请努力原谅我一次吧。]

[因为你在家,“猫爪”才能写出有趣的文字,现在你不在家,编辑先生上门来催稿,我就只能代笔,假装我是“猫爪”老师了。]

接近童稚的语言和可爱的短故事,加上繁星杂志自身的号召力,出乎纲吉意料的,这篇在找猫途中随手挥就的“寻猫记”获得了追捧。

与“吉尔伽美什”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因为来自人类灵魂深处与远古以来的幻象而来的共鸣引起的追捧的话,后者就是出于日本人爱猫的天性和人们对于有趣事物的好奇。因此,一时之间,“猫爪老师的寻猫记”和“帮没有猫爪的猫爪老师找猫”的话题成为了神奈川人近日以来茶余饭后谈论得最多的话题。

在热心的读者们的询问之下,编辑部在网络上透露了猫爪老师家的黑猫的猫猫画像。

顺便也将猫爪老师笔名的来源是老师家黑猫将老师原本的笔名盖上了一个猫爪的事情透露了出去。

又在网路上掀起一轮新的欢声笑语。

更有甚者,嘻嘻哈哈地在论坛里搭建起了高楼。

“看看着黑色的柔顺皮毛,看看这茶褐色的像是玻璃珠一样的眼睛,这文雅又高贵的气质,矜持的姿态……一看就是猫爪老师本爪啊!”

“猫爪老师的信徒们!猫爪老师的铲屎官们!是时候站起来,联手追捕离家出走的猫爪老师了!”

“猫爪老贼!猫走可以,稿子留下来!!”

一时之间,路边的野猫、家里的家猫,只要是黑色皮毛白手套的,都被热情的民众们掀了个底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