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雕刻,却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苏叶说,“我们可以用胶泥制作,先做规格一样的毛坯,然后刻上反字,再用火烧纸成胶泥活字。这样,就能印刷更多的书不是?一个来说,降低了印刷的成本,那些还没来得及普及的书,也可以现世,而不是因为雕刻麻烦,只能收藏于哪一个人的书房。”
“胶泥?”濮青沐呢喃,“可以让人去找来试试。还有吗?”
“这书解决了,下一个大头就是纸了。”苏叶应道。
“纸作为消耗品,在一定程度上比书还费钱。”
“所以,咱们也要把这一块儿给改了。”
濮青沐像个虚心请教的学子:“如何改?”
第174章 构建教育体系
“咱们现在的纸,多为桑皮、藤皮所制。这些数量不多,所以纸数量有限,价格居高不下。”苏叶说,“可其实,纸的原料还可以用其他的。”
“比如?”
“大麻、麦秆、稻杆、甚至使用过的渔网都可以。”苏叶列举了很多,“还有竹子,竹子做出来的纸质量会比较好,但是竹子本身难处理,若是能找到处理的方法,那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优势。”
尤其是南方,竹子产量很大的。
“这些我会让人去试。”濮青沐记下来。
苏叶知道古代人的智慧也是无穷的,而且她说的都是古代人创造的,没道理那些人会,这边的人不会。所以,这些交给他去办就可以。
“仅仅是降低纸的价格,也不够。”苏叶继续说道,“生活在社会底处的人,她们连温饱都是问题,就算纸卖一文钱,他们都不会舍得。”
“是也。”濮青沐常年在外面行走,对于百姓的生活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