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清焰还想找一个执行制片人, 漫无头绪地找了三四天,宣告无果,只好自己硬着头皮上了。
概念设计开始画原稿, 模型师开始制作粗模,动画师开始设计动作,特效师开始收集数据建立预置动作库, 就像一台复杂而精密的仪器,每个部件都在输出成果。
这是一个陌生又新奇的创作体验, 所有人都需要进行磨合。
就在这种磕磕绊绊的磨合中, 第一周结束,第一版预处理影片出炉了。
楼清焰召集各部门主管, 开了一个小看片会,让各部门自己分析自己的问题。
预处理影片制作得很粗糙, 场景和角色都是粗模, 配音导演通过逆天的变声技巧一个人完成了所有配音,动作是从预置库和各个视频里复制出的数据,特效全都是ai插件自动计算的。
只有镜头运用和剧情是完整的, 这部分由杰瑞亲自监制——大概有一大半出自汤姆。
好在汤姆在镜头运用方面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对于他过分旺盛的表达欲,楼清焰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两个小时过去,影片播放完毕,会议室陷入了持续的沉默。
许多年以后,在座的人都成了各自领域的前辈,今天这一幕、当下这一刻的感受,依旧烙印在他们心里,在他们的访谈和回忆录中被反复提起。
“这太不可思议了,在正式开始制作之前,我们就看到了一部完整的电影,我们知道那个饱满动人的故事,想象得出它最终的样子……你知道小说为什么要有大纲、动画为什么要有分镜吗?为什么好莱坞越来越看重电影筹备期,为什么预处理机制的重要性被反复提及?”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创作一部作品之前,预先看到它的全貌。经历过创作的人都懂,作品的全貌在我们心中越清晰,这部作品就越容易成功。”
“你可能会说原画和故事版,但这不够。我们只能通过绘画和想象去还原影片的全貌,几幅轻飘飘的连环画,无法在我们心中产生实感。是fire改变了这一切……哦,当时我甚至不知道他就是fire。总之,新模式出现了,预处理影片让动画在制作之前就有了‘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