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八十年代之小富即安(13)

宋红米点头,“是的。但是咱们不能回租房了,下午还要坐火车去京城,带你们去看□□和长城。”

本来听到不能回家,且还要坐火车,仨孩子都有些蔫吧。

但是听到要去京城,还能看到□□和长城,立马眼珠都亮了。

“真的?!”玲子三姐妹都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不骗你们,到时候我们会在京城多玩几天,还会给你们拍照。”柳宵揉了揉三个小脑袋。

如今已经有彩色照片了,还有立拍得照相机。

不过照相很贵就是了。

“妈妈,我画过□□和长城。”玲子已经开始兴奋起来了。

盼盼也连连点头,补充道,“有主席相。”

欣欣也咧着小嘴笑,显然也是高兴的。

“你们多吃点,我们下午坐火车,要坐一天两夜呢。”宋红米想到要坐那么长时间的火车,说实话她也打心眼发怵。

可是坐飞机太贵了,而且机票不好买。

坐火车,三个孩子年龄小就不用买票了。

其实严格说来,玲子差不多该买半票了,但是没人会这么较真。

她们是万元户,但是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所以也不能乱花。

“还是开个房间,让孩子们睡午觉,你也休息休息。”柳宵建议道。

“行吧。”她倒是不困,但也想躺会。

那就还去之前住过的铁路招待所。

这个年头火车频率比较低,所以倒车经常会出现她们这种情况,需要等大半天的。

她们这样还算好的,据说还有要等一宿的。

到了招待所,娘几个就瘫在床上了。

中午是柳宵带着饭盒去外头买的。

下午又跑了一趟,买各种吃食。

不过天气热了,她们也不准备买太多,再吃坏肚子。

火车上有卖饭菜的,虽然味道不一定好,最起码新鲜。

再说,火车停靠大站,也有卖吃的的,不愁。

下午的火车她们也是卡点过去的,仍然是首发车,不用担心早晚点。

之后就是一天两夜的“折磨”。

宋红米看到仨闺女都跟霜打茄子似地,心疼的不得了。

不过为了住的好点,她们还要坐公交。

因为想要看□□,所以她们直奔东城区。

宋红米和柳宵对于京城可以说很熟悉了。

很快找到了条件不错的招待所。

“玲子、盼盼快醒醒,带你们去看升国旗。”宋红米喊俩女儿。

柳宵已经将欣欣抱起来了,冰凉的帕子罩脸上了。

她们住的招待所离□□不远,但是走路还是有些距离的。

好在有人力三轮车。

“妈!妈!天安、门。”玲子三姐妹都激动的不行。

“咱们先去看升国旗,你们不是都会唱国歌么。”今天之所以起这么早,就是为了看这个,可不能错过。

朝阳初升,升国旗的地方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

如今国内也富裕起来一部分人,这些有钱人最愿意去的地方自然是京城,毕竟这是一国首都。

天安、门更是必然要看的。

升国旗还没开始,宋红米给仨孩子科普关于升国旗的故事,“我们国家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这个妈妈给你们讲过的。那天是主席亲自按下了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由于电力技术保障是升旗关键,而旗杆下的电机归京城市供电局负责,于是开国大典过后,升旗任务交给了供电局,那时候并不是每天都升旗,只是在春节、十一等重大节日时,才会在早晨把国旗升起,晚上降下,那时也没有什么升旗仪式,就是派名工人去按一下升旗按钮,据说京城市供电局的一位同志当了二十六年的旗手。从97年开始改为每日升旗。直到82年,原武警京城总队第六支队十一中队五班进驻□□担负升降国旗的任务,从此才有了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