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米坐到草垫子上,和家人们摆手告别。
因为走的早,月亮还在呢,路上也没行人。
再加上宋红米和柳宵也没想兴师动众的,也就两家家人。
宋二哥也在,他后天去报道,比她们要晚两天。
牛车嘎吱嘎吱的动了起来。
宋小弟突然往前跑了两步,“小姐,你记得给我写信啊。”
宋红米点头,扬声回答,“忘不了。”
又伸出小手指,做了个拉钩的手势。
再摆摆手,终于亲人们的面容已经看不见了。
有些怅然。
心心念的进入城市,好像也没让她太过快乐。
柳宵虚搂着她,在她耳边低语,“有我呢。”
宋红米往后靠去,靠在她的行李上,也靠在柳宵哥半个肩膀上,轻轻的“嗯”了声。
牛车师傅还挺健谈,先是一顿夸两人。
“您在孙家也听说了?”柳宵搭话。
“别说孙家,全镇有几个不知道的,我家那几个臭小子没一个是念书的料,烧火棍抽折了也没用,哎…”师傅还叹口气。
“您总去市里,和我们讲讲吧。”这才是柳宵的目的。
他虽然也去过市里,但基本是奔着几个黑市去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现在他要在市里读书三年,当然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
宋红米背着赶车师傅,给柳宵哥竖起大拇指。
跟“出租车司机”打听城市新闻,绝对是问对人了。
果然,赶车师傅开始滔滔不绝起来。
先是说起了学校周边。
之后柳宵哥又引导他说起了几个市里比较出名的工厂。
宋红米没有插话,安静的听着。
把认为有用的信息记下来,但…并不多。
很多一听就不靠谱。
什么他们大队李二姐的小姑子的对象是某某工厂的,一个月能挣二十多块钱。
什么某某厂子顿顿有肉。
多是这种“听说”的信息。
不过转念一想,也觉得这才合理。
他的信息渠道肯定是其他坐牛车的人。
他们愿意讲的,多是八卦。
“你眯一会。”柳宵看她打了个哈欠,以为她困了。
宋红米也没反驳,点点头,找出帽子扣在头上,又拉紧身上的衣服,闭上了眼睛。
“红米,我们进市里了。”
宋红米被温柔的叫醒,脑子里迷糊了会才反应过来,她还真睡着了。
下意识的擦了下嘴角,别有口水。
“我们到了。”宋红米戴正帽子,露出眼睛,左右打量。
还真的是进入市里了。
这个时代全国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有高楼有公交车,她还看到了马车、牛车、吉普车和解放卡车,最多的还是自行车。
人群更是熙熙攘攘,人们的穿着、体态、面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