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大门的西侧,还有一间单独的小房间,类似于四合院正房旁边的耳房。

将来可以给孩子住。

乔满满猛然惊觉,自己居然都想到了孩子,她看了一眼陪在身旁的林中南,不由悄悄红了耳垂。

可以说,这间平房和这个年代的楼房相比,除了没有暖气和室内卫生间,哪里都不比楼房差。

而且七八十年代的楼房尚未通天然气管道,人们在楼房内做饭通常要烧蜂窝煤。要将蜂窝煤搬上楼可是一件很吃力麻烦的事,一楼二楼还好,再高的楼层就苦不堪言了。住平房则没有这个烦恼。

乔满满里里外外看了一圈,越看越喜欢,已经在心里盘算起来将来要如何改造、布置。

不过这里先后住过两三户人家,地面、墙壁等一些硬件设施都已经有些脏旧和老化,到时需要重新粉刷、铺设。

院子也是四四方方的一块,大多数人家都在正房前盖了一间小厦子,将院子隔成里院和外院,里院放置日常杂物,外院则当做菜地,种着些常用菜,小葱、辣椒、茄子、土豆、豆角、豇豆、玉米什么的,也算满足了日常用度所需。

乔满满的这间平房,先后几户主人都没盖厦子,也没种地,荒着偌大的一块地方,除了正中间经常活动的地方是平实的土地,周围一圈都长了很多杂草,看起来很是没有人气。

不过,这样也省得乔满满再费力去重新拆院子里的东西。

总之,乔满满很满意这里。

这次换房子既帮助了有困难的人,又不用和别有用心的梅雨等人抬头不见低头见,最后还得了这么间合乎自己心意的房子,乔满满打心眼里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