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班里考上大学的乡下孩子总共就三个,张福年是地区第一名,名气大,没人敢动手脚,另外一个是某公社干部家的儿子,第三个就是陈永康。
捏柿子挑软的,陈永康可不就是那个软柿子。
通知书有了,张福年立刻带着陈永康换了一家招待所住,他怕有人图谋不轨。
兄弟两个在县城里晃荡了一天,遇到过好几批混混,张福年一个人就把他们打的满地找牙。
过了几天,张福年先把小五叫来了。
陈永康看到小五后大吃一惊,“福年,小五这么跑这里来了。”
张福年摸摸小五的头,“它想我了,多远都能跑过来。”
兄弟两个抱着小五一起去找班主任。
班主任大喜,“我找你们找了两天了。”
张福年抱着狗坐在椅子上,“老师,对方怎么说的?”
班主任扶了扶眼镜框,“对方答应你的赔偿要求,但是想让你们写个字条,以后再也不找对方的麻烦。万一你们以后不停地要赔偿,人家也吃不消。”
张福年笑道,“老师您尽管放心,赔偿就要这一次。字条我写,我和陈永康一起签字。”
陈永康也不想多找麻烦,同意写字条。
张福年又提要求,“老师,咱们一起去校长那里吧,让校长做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