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宜安听说了,感叹不已。
世人皆是如此,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或是别人想让他们相信的,从不肯深究这背后的真相。明明张圭和祁钰表面的师生和睦、君臣相契之下是互相戒备、暗中争权,可是世人就像是看不到似的。
正因为此,舆情才常常容易被利用。
阿梅见黄宜安皱眉沉思,遂笑劝道:“陛下此举赢得万民称颂,又缓和了同张首辅的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
黄宜安点点头,心想,何止是一举两得,分明是一举数得,比如同时也消减了来自李太后的压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张维这个暗桩,等等。
而对于张圭来说,他同样也需要这么一个台阶,在一个君臣和谐的氛围里同祁钰“商讨”冯永亭一案,将他不在京城这段时间所失去的权力,尽快收拢手中,为接下来在军中推行新政做准备。
若不是祁钰率领文武群臣到郊外亲迎张圭的提议对于双方都有利,一向吵嚷不息的朝堂又怎么会这么快就统一了意见。
所以说,朝堂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单纯的师生情谊、君臣相契。
后宫,也同样如此。
想到今生境遇的变化,黄宜安就忍不住感慨万千。
今生她决定挣脱皇后的枷锁,重新审视和祁钰的关系,小心翼翼地去试探祁钰的底线,在他容许的范围内让自己活得更自在一些。
结果却惊异地发现,祁钰对她的底线一再降低,关心呵护她,不合规矩地赖在坤宁宫不走也就罢了,竟然连选妃之事也一再推据,如今更是连朝中之事都会同她议论!
这完全是黄宜安所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