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道哼声道:“知错能改,还算未辱没你父亲的名声。”
“出去吧,日后坦诚做人便是。”
虽是没有昧着良心受下赵宸写的散文带来的虚名,可薛碧微仍是感到有些自闭,不日后便要岁考,以她惨不忍睹的成绩与今日一对比,可不是公开处刑?她这郁卒的心情到散学时也没见好好转。
琴艺课结束,薛碧微与赵西瑶在内的几个姑娘返回治学斋拿书袋。
御史中丞家的二姑娘罗思燕突然问道:“薛六姑娘,早晨你来时我便想问了,只是见你没甚精神也就未贸然开口。”
她说着指指薛碧微发髻上簪的粉晶缠花簪子,“你这发簪在哪间铺子买的?竟是我从未见过的样式。”
听她提及,薛碧微缓声道:“马行街上的珍宝馆,那日闲逛时瞧着做工甚好,样式又新,便买了回去。”
罗思燕果然道:“赶明儿我央了娘亲一同去看看。若是看中与薛六姑娘同样的款式,你可会介意?”
薛碧微摇头,“无妨。”
哺时散学,又是晴日,因而天光甚亮。赵西瑶与祝南虞、祁徽两人约定好一同去周家瓦舍看新排演的折子戏。
她极力邀请薛碧微一道儿,待去鸿学馆接了赵宸,几人坐上马车,赵西瑶紧着此前的话头道:“若不是罗二姑娘问,我还不曾注意到微姐儿戴了新的发簪。”
她说着凑近薛碧微仔细的瞅那簪子,两人身子贴身子,极为亲近。这让坐在一旁的赵宸见状,默默嫌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