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英廉, 福隆安不认为在和珅收复巴里坤失利后, 英廉能在乾隆那里扭转这个结果。巴里坤的事情可一而不可再, 要是再失利,乾隆龙颜震怒,英廉可救不回来。

要是英廉执意为和珅说情, 甚至触怒了乾隆从而也跟着受到处罚,那倒也是福隆安所愿意看见的,对和珅不利的局面越大, 他越乐见其成。

福隆安是样样都算计到了,但是偏偏就是他认为最会听他的话的明瑞他看错了。

明瑞自成年起便一直在外征战,他与福隆安不同, 他是真正从军之人。福隆安是在乾隆跟前成长起来的,是后来才出外领兵打仗的,军机处的重臣,自然同这个在军营里打转的堂弟不同。

明瑞就没有福隆安的那些习气,接到福隆安的这封书信后,明瑞只思索了片刻,就将这封书信给烧掉了。

福隆安写信给他,让他务必做到这些,可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这里离京城也远得很。明瑞做不做这件事,福隆安都不会知道,这里太远,福隆安的手还伸不到这么远。哪怕将来真要是对上了,他也完全可以说,他照着福隆安说的做了,但被和珅化解了,于是就失败了。

依明瑞本人的意愿,他不会做任何阻挠和珅收复巴里坤的事情。相反,他还要尽一切的力量来协助和珅,迅速将巴里坤收复。

伊犁所辖地方广阔,明瑞还有许多的公务要处理,他任伊犁将军不足三年,定西将军永常在巴里坤的问题上处理失当,这是他之前带兵往别处去了的期间发生的事情。

乾隆未曾追责于他,但是他认为自己也是有责任的。

三年后进京述职,明瑞不希望自己在巴里坤这事上出问题。因此这次,不论和珅需要怎样做,他都要在后头盯着,让和珅顺顺利利的将巴里坤收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