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做了官,有的是机会得到财富,有的是人给他们送银子,何必自己辛辛苦苦的去赚银子呢?

就这一点,足够敌视和珅想要攻击和珅的大臣们抓住不放弹劾他了。

弹劾的人太多了,折子堆满了乾隆的案头。但乾隆依旧没什么太大的动静,这些折子都留中不发没有旨意,乾隆更没有裁撤和珅,和珅照旧得到乾隆的倚重。

乾隆的冷处理,造成了更激烈的后果。弹劾和珅的折子如雪片般飞入乾清宫,所有人都啧啧称奇,还是头回瞧见这样的局面,倒是当事人十分的淡定,就当没有这回事似的,照旧做着他分内的事情。

中秋这日,军机处散值比往常早了些,众大臣预备出宫回府,李玉到了军机处的值房,请和珅一人往乾清宫去。

众人目送和珅同李玉一道走进那被落日余晖笼罩的宫城中,心中都如一片明镜般清楚,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弹劾和珅的大臣越来越多,与民争利,这虽不是多严重的罪名,但也可大可小,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间。

与和珅相处几年,军机处的大臣们都很欣赏和珅,尤其是汉大臣们,对勤奋好学的和珅印象极好,看和珅被请去乾清宫,他们都目露担忧。

唯有刘统勋和刘纶神色平静,只瞧了几眼,便安安静静离开了军机处的值房。

被众多大臣弹劾,未必就是坏事。要入内阁的人,不可结党营私,不可与大臣交往过密。尤其是军机处的重臣,那是万万不许和外头的大臣过多结交的。

和珅被人这样针对,只有皇上才能护着他,他永不可能结党营私,与民争利是被人不齿,可未必不是和珅的自保之道,他只能依靠皇上,皇上恩宠不减,也未必会重罚他。

这就不算什么太坏的事情。

和珅是真冷静,这样的阵仗,他上辈子见多了。贪/赃/枉/法被新帝赐自尽的时候,那阵仗可比这个大多了,他的内心毫无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