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已经开始看书案上吴省兰带来的那些书册和注解批注了。他越看越觉得惊奇,指着那些文字问吴省兰,“这些不像是先生的笔记,都是谁写的?”

“这都是我兄长写的啊。”

吴省兰的表情有点小骄傲,“这些东西都是我兄长这些年学习四书五经及参加科举的心得批注,还有他从前读过的有关的书,我全都给你拿过来了。你从现在开始就好好看,好好读。我都替你根据时间顺序标注好了,童生试的时候重点看什么,乡试会试殿试的时候重点看什么背什么,你就照着来便行了。”

从来读书人参加科举,那都是各凭本事。纵凤毛麟角者考中了进士,那这些人的经验心得也是一掷千金都难求的。

且不说这些经验心得适不适用于旁人,便是适用,也没有谁愿意将自己这些年寒窗苦读的经验心得轻易赠送给人的。

和珅上辈子也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那会儿止步于童生试,只过了童生试后,举人怎么也考不中了。后来他另辟蹊径到了乾隆帝的身边,之后就没有再继续准备考试了。

和珅翻看了一下吴省兰带过来的这些笔记,这都是吴省钦这些年参加科举考试用心写出来的心得笔记和文章,若给他瞧了,不管考得上考不上,对于他备考,那都是有很大很大的帮助的。

若他上辈子就有这样东西,只怕举人早就考中了。

和珅怀疑看向吴省兰:“先生拿这些过来,有经过大人的同意吗?”

“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