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不去接近皇上,却并不代表着皇上会忘记他们这群刚刚入学咸安宫的八旗子弟。

乾隆素来很重视咸安宫官学,听说这次入学了十个学生,又想起自己已许久没有去咸安宫查验学生们的功课了,便在这日午后用了午膳后预备摆驾咸安宫,想同学生们说说话,问问他们的功课。

乾隆要来的消息提前传遍了咸安宫,清书房汉书房里的学生们都是严阵以待。

教习们也都聚在厅中,静候乾隆的到来。

内务府的人都到了,和珅在厅侧就瞧见了英廉的身影。

和珅年纪小,又是刚进来的,就直接坐在了右列靠窗的第二个座位上。那地方视野好,又靠近窗子,空气也是很好的。教习们也都能照顾到。

他挺直了脊背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总觉得那边的英廉好似有意无意的在看他,只是每回他的目光悄悄追过去的时候,又没同英廉的目光对上。

乾隆踏着细碎的阳光进来,明黄的龙袍与窗外的残雪相映,耀眼的让每个人都是一阵目眩。

厅中所有人跪下给乾隆问安,乾隆抬手免礼,叫了起。

乾隆显然心情很好,环视众人一圈,便笑道:“朕听说,你们新进来的学生里有学问极好的,来,有无自荐者,朕来考校考校。”

厅中无人起身,可所有人的目光却都悄悄落在了和珅的身上。

此子进学不过数日,不论是清书房还是汉书房的教习,包括弓马骑射及习用火器课程的教习,都对他赞不绝口,说和珅极其优秀,对他都抱有了很大的期望。

乾隆要考校优异者学问,那自然是非和珅莫属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