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这个想法,胤禛跟随明夷往家里走的时候,忍来忍去终究没能忍住的问,“那毕竟是种总督的公子事情闹得太大,万一闹到阿玛的耳朵……”
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是担心明夷的,明夷笑了笑道:“他最好别想闹到皇上的面前去,若是闹过去了,吃亏的只能是他,绝对不会是我。”
“我方才问他有没有官位和爵位,知道是什么意思?”明夷这样的问起胤禛来,胤禛作为一个小朋友,怎么可能会懂得明夷的诸多想法,诚实的摇摇头。
“大清的律法规定,在职的官员绝对不允许出入烟花之地,换句话来说,被人抓个正着更被人挂起来,最着急擦屁股的人是他。我就不一样了,我虽是女流,但大清的律法,不管女人出入烟花之地。若说名声这回事,我还有什么名声吗?”明夷把自己的情况和总督公子的情况一一说明给胤禛听。
生下胤禛依然没名没分的明夷,天下人都已经直接忽视明夷和玄烨的关系,反正明夷的画画得好,学识确实渊博,这些年来征知书院办得大,大得明夷这个主办人的名声亦为天下所敬。
随着朝廷定下四书五经八股文作为应试的考点,很多文章已经不为人所重视。
明夷设立书院,虽然也读四书五经,却不只读四书五经。这些年明夷书院中很多文章流传出去,赢得天下不少人赞不绝口。
越来越多的有才之人汇集到明夷的书院中,明夷虽然年轻却博学多问。
就连西方的学问明夷都曾研究,并且以此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征知书院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思想的解放,在征知书院里所有人可以畅所欲言,不用担心朝廷会突然跑来杀的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一开始也是有人担心,会不会是明夷出面做局,朝廷想把他们这些有志之士全都一网打尽。
这么多年一直相安无事,甚至朝廷表现出对征知书院的厚待,也算是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对天下有识之士的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