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她嫁了人以后没有归属感,非但家里那栋独属于她的小楼日日都有人打扫, 还给她在祝家周边分了一部分房产。
不善经营,所以铺子给得不多, 但是大多都在祝家庄的周边, 他们可以帮着照看一二。
……
可以说, 如果不算邱玉婵自己奋斗出来的产业, 那真是隔壁郡守家嫁女儿的阵仗都没有她们家的大了。
祝夫人此举已经惹了家中众儿媳的不少微词, 只是她是这个家的掌家人, 尚且还能弹压得住。
而且因为不方便和没有先例的缘故, 这年头相当金贵的粮食和祝家人赖以生存的土地,祝英台却是没有分得多少的,又有祝家哥哥们的维护,家里那些不和谐的声音才被渐渐地压制了下去。
如今女儿连置办粮食,都要回娘家来打秋风。祝夫人一是不想女儿被她的那个穷鬼丈夫蒙骗,二是不想几个儿子的家庭因此不睦。
结果可倒好,女儿为了她那个没担当的丈夫记恨上了她,几个儿子也觉得她不慈。
想要甩手不管这些人吧,女儿运走的那些粮食的亏空却要她来填补!
——谁让她是这个家的掌家人呢?
祝夫人就这么被自己最亲近的这些人气得病了。
这要是放在从前,祝老爷哄完了女儿,就会回来继续哄老婆,哄得祝夫人心情转好、勉强不跟他们计较。
只是这一次,朝廷却率先出手,料理起了他们这些垄断田地的世家大族。
他们收拢的那些流民,每一个都要被编制入户、开始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