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嫁妆虽多,但却全然不会打理,到了梁家以后,就全权交给了梁山伯的寡母处理。
但要说梁家母子两个算计她吧,倒也并不完全。
梁母只会织点布匹挣钱,全然不懂做生意这么一回事儿。
祝英台的巨额嫁妆落在她的手里,她就跟握了一个烫手的山芋似的,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祝英台受不了梁家的清贫,拿出大笔嫁妆来改善家境、重建旧宅、添置家具……梁母看见银子流水一样从自己的手里花出去,只觉得自己的心肝都在震颤。
要知道,昔年她可是为了儿子上学要用的九两金,纺布纺得眼睛都要瞎了。现在可好,无数个九两金从她手里花出去了。
问题是这笔银钱还是儿媳妇的嫁妆,她根本就没有置喙的余地。
偶尔忍不住了,想要给祝英台传授一些治家的经验吧,这闺女的态度倒是好,但是她盘算完了她教给她的“必备”的花销以后,银子还是流水一样地花了出去。
梁母也不能谴责她,只能自己心梗了。
可还有一点,祝家庄能供得起祝英台这般奢靡的花销,是因为它本身就是无数只能下金蛋的鸡。
现在它把攒下的金蛋分了一大部分给祝英台,祝英台却孵不出新的金鸡来。
那这些金蛋,又能供得起祝英台多久的花销呢?
祝英台不是算不清这笔账,只是她从小就被宠爱,就算嫁出去了,也不觉得那些金鸡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就比如说这一次,梁山伯想要筹备粮食。
他既没有门路,又不想利用妻子的嫁妆到市面上高价收购粮食,祝英台就拍着胸脯,将这事儿揽了下来。
没有门路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