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说武开泰,迷弟一个。要不是他爹跑万松书院挖人来了,山长怎么可能亲自下山去请他?
偏偏他冒着被亲爹暴揍的风险也要上万松书院读书,在这儿待的越久,对梅宜年的好感度就越高。离了书院,还不忘写信回来,求他指点迷津。
还有那些功成名就的学子们,按理来说,他们跟梅宜年的感情应该也不是很深,就是普普通通的师生情罢了,怎么不见他们离了书院以后惦记陈夫子和曾经的翟夫子他们呢?
可是他们就是异常地尊敬梅宜年,哪怕起初梅宜年根本就没给他们在官场上提供助力,他们一个二个的自己发达了,还不忘回过头来提拔自己的师弟们。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家对这个曾经的少年天才,是只有更重视、没有一个敢轻慢的。
马文才说自己和梅宜年的关系一般,马太守倒是没觉得有什么。
这太正常了,若是有哪个学子能够得到这位山长大人的垂青,马太守才觉得惊奇呢。
就像是这个名叫邱玉婵的学子,现在他就对她升起了浓浓的好奇之心。
“文才,你跟这位邱姓学子的关系,又如何?”他的儿子他知道,跟他一脉相承地有手段、有心计。
在讨厌和想超越一个人的同时,他还能和他成为好朋友,以对方的人脉为自己所用。
只有那些他看不上的人,他才会连装都不装,只想着简单粗暴地对付他们。
马文才意味不明地看了马太守一眼,“我们的关系?很好啊。说来也巧,一开学,书院这边就安排她和我成了室友。”
今年书院的寝室数量不够,娇生惯养的儿子要和人同住,可是马太守听了这话,却是第一时间就点头道了一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