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梁山伯选择跟祝英台深交,孔书易虽然遗憾,但是他观梁山伯行事——十分乐于助人,且相助对象多为书院杂役或是梅姑娘这样的女流之辈,不像是欺世盗名之徒。
于是好感度继续蹭蹭往上涨,连带着祝英台都被他高看了几分——小公子长相清俊、成绩优秀,虽然有点娇气、但既然山伯兄能够包容、那也就不算什么缺点。
直到他两边的朋友撞上,孔书易才隐隐意识到,这祝家小公子的缺点,好像不止是娇气那么简单。
若是只有他一个便也罢了,本来也就是一个顺带认识的同窗,连朋友都算不太上。
却偏偏掺和进了一个梁山伯,他差一点就要单方面引以为知己的好朋友。
一开始他还以为事情是祝家的小公子起的头,毕竟邱祝两家小公子的恩怨,他早在开学初的时候就知晓了。
当时孔书易还出手帮了梁祝二人一把,不然祝英台早就累得受伤的梁山伯跟他一起犯了众怒了。
事后还不忘把当时的情况一五一十地描述给醒来的梁山伯听,彼时的孔书易还是很希望自己的两个朋友可以一笑泯恩仇的。
只是事后梁山伯的应对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在孔书易的设想里,山伯兄就算不当场就把无理取闹的义弟狠狠地骂上一顿,事后也得押着他去给玉蟾兄道个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