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位置靠后,方才又耽误了一会儿,这会儿夫子已经把名录都登记好,准备离开了。可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却一致决定要自己缴纳束脩。

陈子义很烦这两个没眼色的学子,他们要是早来片刻,这交了也就交了,可是现在他已经将信息登记好了,这些东西可是要交给朝廷的!上面怎么能有涂改的印记?到时候还不是要自己再抄录一遍?

这样想着,陈子义的面色就变得不太好看,但是严格来说,这两个学子也没做错什么,他也不能对他们发火。

陈子义只好憋着一身火气,重新坐了回来。

梁山伯和祝英台却丝毫看不出他的不渝之处,兴致高昂地递上了自己的名册。

陈子义摊开一看,上虞玉水祝英台,束脩一百两金!

陈子义这会儿可开心了,他的俸禄是朝廷给的,但吃住却是书院包的,只有书院的条件好了,他的生活条件才能好。

这般想着,他看祝英台便觉顺眼许多。

可等他接过下一本名册一看,陈子义的脸色迅速垮了下来,“会稽梁山伯,束脩八两金?八两金!你不知道书院的束脩由今年开始,已经调至九两金了吗?”

“怎么会?”梁山伯惊愕道,“万松书院的束脩不一向都是八两金的吗?”

“那是往年,年初起书院就发了通告,说要调整束脩。就算你消息不灵通,书院发回去的入学通知上应该也注明了啊。”邱玉婵见孔书易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索性帮他说了。

梁山伯脸色一白,考试结束以后他就前往各大江大河处考察去了。就连他被万松书院录取一事,都是他娘传信告诉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