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两个地方的演员都供大于求,百老汇的行业金字塔顶端却没有好莱坞a咖明星赚得那么夸张,而且他们的工作压力非常大,连轴转的排演和演出,无剧可演时的迷茫,还有前赴后继的竞争者。
不像好莱坞的明星,稍微有些名气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幸运演出一部热门电视剧还能吃一辈子,而混到乔茜这种程度,靠着《独领风骚》这部现象级影片起码能红三五年,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上节目来一波回忆杀。
所以百老汇不断人才流失到了好莱坞,可是仍旧看不上好莱坞,因为好莱坞代表着对商业和现实的妥协。
这太不艺术了。
但东四街到星光大道的这条路,仍然令无数人趋之若鹜。
《熔炉》描写的是真实发生过的1632年撒勒姆女巫审判事件,年轻美丽的阿比盖尔利用女巫审判装神弄鬼、借刀杀人,为赢得情人约翰的心,不惜陷害并烧死约翰的妻子,约翰向村人揭发阿比盖尔的阴谋,却为时已晚。
这个故事荒谬、愚昧、丑恶,有人认为它对揭露人性有深刻意义,也有人认为它对美国当时的国内情绪具有极强的讽刺。
剧作者阿瑟米勒甚至因此入狱一年。
但无论评论家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和高大上,乔茜看完《熔炉》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全身心的不适。
乔茜掩饰着心中满腔的压抑和烦闷,礼貌周到地与丽贝卡米勒告别,并还算真诚地赞美了这出剧,却没有提起任何关于电影版《熔炉》的话题,仿佛她只是单纯应邀看了一场内部排演。
走出剧院时,纽约的下班高峰期还没有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