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行的演员基本是从混圈子和不断试镜开始,乔茜这段时间就陆陆续续试镜了《危险游戏》、《时空悍将》等等各个角色,但结果是颗粒无收。
一方面,好莱坞存在的优秀演员比想象之中要多很多,竞争非常激烈。
另一方面,总有些人通过家世和人脉领跑人前,如克莱尔丹尼斯之于《小妇人》,又如娜塔莉波特曼之于《盗火线》,后者甚至在影片立项之初,就凭借好莱坞犹裔的关系得到了一个参与电影的承诺。
这些都还不是特别重要的角色,却已经是圈外资本无法撼动的存在。
因为好莱坞的游戏规则与大洋彼岸不大一样,这里的运行方式自成一体,行内和行外的界线非常清晰。自诞生之初,好莱坞就另有一套运作方式和算法公式,这里的会计师和娱乐律师都很特别,他们是行内人,也懂得如何将手脚做得天衣无缝,所以就算投资的电影票房大爆,片商总有无数方法抹平账面,甚至随随便便就给踏足好莱坞的蠢货报个亏损。
当然,大制片厂也吸收互联网之外的资金,比如华尔街,但这种操作方式很资本主义,投资人并不直接干涉电影本身的制作,而是由私募资本与制片厂签订投资协议。
迈克尔艾斯纳掌控下的迪斯尼就和两个私募基金合作紧密:银幕资本以及好运太平洋。
值得一提的是,前者就是由efhutton即霍顿证券负责募资的,为迪斯尼在1985-1989年的电影带去10亿美金。
不过那早就不是单纯的家族生意了,弗兰克霍顿也从来不是掌舵人,只负责每年领一小部分的分红,同时他本人对好莱坞兴趣寥寥,因为他热衷的是期货交易市场。
回到正题。
那些来好莱坞玩票的富豪,挥舞钞票也很难获得大制片厂的青睐,偶尔被带着玩就谢天谢地了,最终能够左右的,不是些cult片,就是无关紧要的小角色。
所以即使是潜规则,能不能睡对人才是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