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节

以后看电影可能不太想带班长出来了。

……

临近年末。

周成在自己的面摊子里忙得不可开交,夫妻俩收钱的时候,常常会算错数。

如果不是周秀在旁边纠正,恐怕要损失好多钱。

刚开始做这种小本生意,本来利润就不高再算错数、辛苦就白费了。但他们的文化程度很低,这种错误没办法避免。

周秀干脆教了父亲如何快速巧算数目,她让周成直接记住一些固定的搭配,比如面+蛋,面+鸡丝,面+蛋+鸡翅、面+鸡丝+豆浆……根据概率的高低频率排列。

只要客人报出组合里有这些东西,在此基础上再算就好了。

周秀还建议周成把价格改成一些方便计算的数目,周成听得脑壳子塞得痛,晕乎乎地直摇头,“不行不行,我不懂。”

“秀儿,我记不住。”

周秀无奈地摇头,直接写了几个组合并且在后面标注价格,“那就弄块招牌搞个套餐吧,比散着买便宜五毛、一块,客人肯定都选套餐。”

周成听了这个方法,简单粗暴,他疯狂地点头:“这个好、这个好!”

周成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效率明显上升。他忙得不亦乐乎,早出晚归,一天在面摊边能站十来个小时。

周秀见了忍不住劝他:“不要这么拼命,脚要紧还是钱要紧?”

周成憨憨地挠了挠头,“没想到在这里卖吃的这么挣钱。”

当初能在乡下给村里人做喜宴,周成已经觉得很荣幸了。他太废物,连种田都种不好,连累妻子女儿挨饿受冻。

周成给别人家做酒席每次能挣五十块、一百块。有时候主人家大方会给两百块。虽然这样的活不经常有,但在人均年收入才三千来块的山沟沟里算不错了。

现在摆小摊儿的收入对于周成来说却是惊吓了,他能靠自己的手艺养活全家人。再努力努力,咬咬牙也是供得起秀儿读书的。

刘梅翻着日历,问周成:“快过年了,几时买票回家?”

周秀仰头喝水的动作僵了僵,她握紧了水杯。

周秀不打算再回到那个面目可憎的“家”,那个地方对于她来说不算得上是家。

周成数着钱的动作愣住了,他埋头随意地说:“生意太忙,不回去了。”

周成数着钱都没有那么开心了。

如果周阿婆要卖了周成,周成都不会有怨言。但她要把他最心疼的女儿卖了换侄子的彩礼,周成不会回家过年了。

刘梅偷偷抿嘴,小声跟周秀说:“你爸怨你婆,把你卖了换彩礼。”

她也怨。

“那我就跟你妈说今年忙,没空回家。”

周成数着钱连应都没应。

除夕的那天,周成买了许多水果、蔬菜,左手两只鸡、右手两只鸭,刘梅提着沉甸甸的猪肉,难得地买了点虾蟹海鲜尝尝鲜。

年夜饭做得丰盛极了。

周成从中午开始就泡在厨房,杀鸡宰鹅,剥蟹烫虾。

刘梅和周秀勤快地打扫卫生,撕下去年陈旧的春联和喜符。周成忽然记起了一件事,吆喝着妻子:“你来看个火,我去买点饮料。”

周秀很喜欢喝椰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