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姚老的教导下,苏芝的医术突飞猛进,下针之神,比她父亲苏耀宗还要厉害。
当然这间,也有一段小插曲。苏芝刚刚学行针的时候,怎么也扎不好,准确度不高,手指也总是颤抖,总是会出些小差错。这些小差错,对于一个医者来说,是绝对不能出现的问题。
这个时候,姚老告诉她一个方法,那就是刺绣。
“刺绣?师父,为什么是绣花?”苏芝觉得行医和刺绣,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为什么师父会把这两者混为一谈?
姚老说:“你可别小看了刺透。刺绣对于手指的灵敏度要求很高,小小一根绣花针,要出神入化,在布上雕花,谈何容易?同理,针灸也是一样。别看他们似乎是两种事物,其实原理是差不多的。当你能够把刺绣练上去之后,那么针灸也一样能行。”
苏芝在那想着这件事情,一想还真可能行。但是问题来了,她不会刺绣啊,这可怎么办?
她想起了自己的奶奶,她是知道苏奶奶会刺绣,至于水平如何,还真不好说。她把这个想法跟苏奶奶一说,苏奶奶说:“行,奶奶教你。就是阿婆的水平一般,能教你的只有基础,其他复杂的刺绣,阿婆也不懂。”
苏芝自然知道,苏奶奶的刺绣,是她自己平时自己琢磨的,没有经过大家的教授。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不错了。
苏芝又开始了她苦逼的刺绣生涯,但是很不理想,刺绣的活并不好干。
姚老听说她在跟苏奶奶学刺绣,而且学得不怎样的时候,他也是一声叹息,可惜他不会刺绣。当年为了学针灸,也去学过一阵刺绣,那也只是学刺绣,并没有练出什么成就来,只是练了手指的灵活度。
可惜他也没有认识什么刺绣高手。如果现在还在京城,那么找一个刺绣高手很容易,他在京城认识的人多,但是现在他被下放到了乡下来了,如何还能够帮自己心爱的徒弟找到一个大师?
为此,他也比较烦恼。在跟老朋友们下棋的时候,他无意谈起了这件事情。
“刺绣高手?”陈首长琢磨着,下棋的手停了下来。
“怎么?你认识什么刺绣大师吗?我告诉你,如果你有认识的,得找个好的,我徒弟以后虽然不会从事刺绣行业,但你也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就随便帮我找一个。”姚老护短得很,在他认为,自己的徒弟那是天底下最好的,只有他让别人委屈的,绝对不能让自己的徒弟委屈。
陈首长说:“那是我媳妇。我媳妇当年没当兵之前,那可是女红出色,家里曾经请过苏州刺绣大师教过她。”
姚老摸了摸下巴,琢磨了一阵:“这事也成,谁让我俩关系好呢,我就勉强答应让你媳妇当我徒弟的刺绣老师吧。我可跟你说啊,我徒弟只是跟你媳妇学刺绣,她的师父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她可以叫你媳妇老师,但绝对不能叫师父。”
师父那是终身制的,也是唯一的,可不能因为让徒弟学刺绣,最后连这个称呼都丢了。
陈首长被他的言怪论给弄得哭笑不得,“你这个老姚啊,这么大个人了,还吃醋。”
姚老却说:“这可不是吃醋,这是原则问题,绝对不能通融。你要是答应,我就让我徒弟跟你媳妇学,你要是不答应,那就算了,她反正也不靠这个吃饭,也就练练手指的灵敏度,当年我也没练出刺绣全才出来,芝芝跟着她奶奶学也是一样的。”
“我算是服你了,明明是想要我媳妇教,非得整得那么傲。行了,不叫师父就不叫,老师也是一样的。”
姚老这才满意,又凑过来说:“老陈啊,我真不是吃醋,我就是觉得师父这个称呼只能有一个,咱得先来后到不是?”
“我媳妇和你所教的不一样,你这整得那一出哦。”陈首长连连摇头。
姚老嘿嘿地笑着,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对于原则问题,他向来都是很坚持的。
苏芝知道陈首长的妻子能够教她刺绣后,可高兴了,把这事跟苏奶奶一说,她老人家也很高兴,“好好,你能跟那位陈夫人学习刺绣,很好。不过芝芝啊,她是大资本家的女儿,平时里你可要注意点儿,别让人抓了把柄,知道吗?”
“阿婆,我会注意的,不让人抓到把柄。”
苏芝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虽然苏家村很平和,但是谁知道,事件会是怎样,万一又有人像老宅那边的苏老七那样,急于立功呢?苏奶奶说的没有错,还是小心为妙。
从那之后,苏芝开始了她的学医生涯和刺绣生涯。陈夫人果然是个巧手,绣得一手的好绣品。听她说,当年要不是参加了革命,说不定她现在就成了一代刺绣大师了。
在这种绣活的训练下,苏芝的手指灵活度高了许多,针灸的时候,再也没有手抖过。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刺绣对于手指的训练好处了。
时间过得很,三年过去了,这就到了1971年的秋天。这一天,苏芝该上初了。
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孙德富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又比如东升又再一次升职,从水利局被调到了税务局,当了正局长。
还有苏跃进也去当兵了,不过他不是去的西南,而是去了京城的部队,很巧的,进的是当年苏爷爷所在的部队,苏全师。
明亮也在前几天写了信过来,他升了副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