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现在还是很吃香的。

每个月都能领工资,有了一定的资历,单位还会分房子。

她爸妈都说这工作挺好的。

当了工厂,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

张子秋干了一年半,工资也不算少,可天天重复着同样的活。虽然她是她们那个部分干活最好的,可是张子秋还是觉得提不起劲。

张子秋说了自己当工人后,以为付伯林会夸一夸的。

毕竟,以前她是乡里人,现在是工厂,户口也调到了厂里,算是城里户口了。

付伯林就听,没发表任何意见。

如果是家庭所迫,要赚钱生活,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张子秋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付伯林想了想:“你父母现在找到活了吗?”

“他们在卖吃的,”张子秋想到这就笑了,“还是小夏提议的呢,每天早上去摆摊,能赚不少钱呢。”

可是她还有发愁的地方,“就是他们跟我不在一个城市,小夏在这里读书,他们在这边租房子。我在的工厂是咱们以前的市里,我借着这次旅游的机会,来看看他们。”

她妹妹跟父母虽然到首都来了,但还是乡里户口,家里就她一个人是城里户口。

其实她挺反对妹妹来这边上学的,因为读了也没有用,到时候考试还是要回原籍去的。

再说也,这张的学费也贵。

付伯林:“你们没在一块啊?”

张子秋点点头,“我也想过来的,可是我妈说那边的工作户口不能丢,我想着她说的也有道理。”

行吧。

付伯林跟张子秋的交情也没有多深,有些话不好说啊。

“你在哪上学啊?”张子秋问。

“北京大学。”

张子秋看着付伯林,愣了半天。

她握着相机的手有些用力。

付伯林看张子秋很心动,就说了:“你要是想去,可以参加明年的高考,不用去高,直接去招生办报名就行了。”

他还说:“我这边还有今年高考的一些资料跟试卷,你要是想考大学的话,把地址给我,我可以寄给你。”

这是帮他拍照的报酬。

“好!”张子秋在身上翻半天,没翻到纸笔,有些急了。

“你报,我能记下。”付伯林说。

张子秋报了自己的在工厂的地址。

是个皮鞋厂。

付伯林说:“行,等我回去整理一下,到时候给你邮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