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节

韩郡太妃在斟酌要不要继续闹下去,毕竟谢家不是刘家,若是能一举把谢郬抢回府也就罢了,横竖是个庶女,谢家不会为她多加报复,可若是谢铎从阻拦,有个三长两短,他可是谢家这辈唯一的男丁,又是嫡子,怕是谢家不会善罢甘休。

可若就这么走,她不甘心。

正要让儿子上前试试的时候,就听见将军府门前巷子口传来一阵马蹄纷踏的声音。

只见两队骑兵,加起来三四十人,左边一队身着大理寺官服,由大理寺少卿符延东带队,右边一队则是禁军官服,由禁军统领周放带队。

两队骑兵间还有个几顶轿子,轿子外璧皆有一个大大的‘御’的,说明是宫里来的。

而将军府周围住的大多都是朝廷命官,谁家不认识那是宫传旨的轿子。

果然两队骑兵护送着宫里的御轿,见将军府门前被忠勇郡王府的聘礼堆满,周放下令两个禁军下马把聘礼搬到一边,给专门的御轿让出了一条路。

率先从轿子里下来的是被陛下刚刚请回宫伺候没多久的万公公,官复大内总管,乃是陛下身边最贴身的近侍,这可比一般礼部的传旨公公尊贵多了。

他后面的轿子里走下来的是几位白须苍苍的礼部撰录圣旨的书。

寻常传旨就是宫里的传旨太监,再加一些仪仗,可今日来谢家传旨的是大内总管和礼部的撰录官,还有大理寺众与禁军众。

万公公下轿后,没管其他的,率先来到谢郬面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奴才礼:

“给主子请安。老奴来迟了。”

谢郬将万公公虚扶起身:“公公不必多礼,您是来……”

万公公对谢郬扬了扬手托举着的明黄精致的匣子,说:

“传旨。”

说完之后,不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万公公用他超级分贝的大嗓音喊出一句:

“跪——接旨!”

万公公高喊一声后,所有人尽皆跪地,包括在周边看热闹的邻居们。

谢郬想起昨夜高瑨说的话,他不是也说过两天吗?竟都赶在今日了,一时间,谢郬不知作何表情。

万公公请出圣旨,当众宣读:

“朕闻乾坤定位……覆载之能……日月得天,聿衍升恒之象……”【注:这几句是乾隆册封孝贤皇后的册。】

“镇国将军府长女谢郬,屡救圣驾于为难,武功卓群,乃天下女子之表率,今朕欲聘谢郬为后,稳坐宫,为朕绵延子嗣,以安天下太平。钦此。”

宣读完圣旨后,众人山呼万岁。

万公公将圣旨仔细卷起,放入精美匣子里,递交到将双手高举至头顶的谢郬手。

第156章

这道看似突如其来, 又好像合情合理的圣旨注定要掀起波澜。

蔡氏仿佛脱力般靠在谢苒身上发懵,这一刻,她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和行为是大错特错。

因为她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 她觉得就算谢郬在宫待了两年, 陛下宠过她,可她不过是个在边关长大的野丫头, 有爹生没娘教,她在宫表现出来的所有礼仪和气度, 全都是包装出来的, 所以蔡氏觉得陛下就算喜欢那个包装出来的谢郬, 那也是假的, 等到他知道了谢郬的真面目之后,就不会再喜欢她。

蔡氏笃定陛下喜欢的是她让姜嬷嬷一手包装出来的谢郬, 却忽略了陛下喜欢的可能就是本来的谢郬这一点。

事发之后,谢郬回边关去,陛下召见将军入宫, 回来之后将军就告诉蔡氏,说陛下早就知道进宫的是谢郬。

可那个时候, 蔡氏满心满眼想的都是自己的女儿。

她想着陛下既然知道宫里的是谢郬, 并原谅了谢家易女入宫之事, 那不就意味着她的苒儿不用在藏匿边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