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常言少年才俊易遭轻视,但你的表现却有力地反驳了这一观念。
只因你的见识已超越了我们这几位老前辈的认知范围,仅此一点,你就足以证明自己并非寻常的鉴宝者,足以赢得在场所有人的敬重。”
评判虽在赞赏方天,旋即又补充道:“当然,你所说的这些信息或许可通过查阅古籍资料强行记忆,但这只能证实这幅绢画的大概年代。
而这幅画的真正价值所在,乃在于其内容本身,现在你能否分辨出画作的真实来源与真伪,我们静观其变。”
“如你所望。”
方天微微点头,徐徐展开了画轴。
画卷展现的是横式的手卷形式,完全打开后的画面长度约摸三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幅叙事性的连环画,共分为三个章节。
“这……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洛神赋图》?据说它在民国时期的混乱中丢失了啊!这……这似乎是一件宋代的临摹复制品!”
方天在看清画中内容的刹那,脸上掠过一丝恍惚,但迅速调整状态,大致推测出了它的来历。
“方天,看起来你认出它了,那么请你现在就对这幅画作,给出你的评估意见。”
一名评判听到方天的话语,眼神一亮,催促他说下去。
“《洛神赋图》,其真迹出自东晋画家顾恺之之手,取材于三国时期曹植所撰《洛神赋》,构成了一幅描绘故事的画卷。
整卷作品本应包含八部分情节,依次为洛神显现、神仙对话、信物订盟、洛水休憩、再度哀愁、乘舟追逐、心境沮丧、归任赴任。
最早记录顾恺之版《洛神赋图》存在的文献为《太宗实录》,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今日幸获顾氏一卷,现今世人所藏唐摹顾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