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礼貌地邀请。
大姐点头应允,从口袋中取出一只折叠的手帕,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是一只玉镯。
玉镯的尺寸适合成年女性佩戴,且可调节大小。整个镯子沉甸甸的,采用上乘翡翠制成,镯面宽大,中央有一条深深的凹槽,槽中镶嵌着一块浑圆饱满的蜜黄色玉石,由五个小爪紧紧扣住。
镯身两侧雕饰着卷云纹样,镯内壁还精细地刻着四个字——德华翡翠!
“大姐,这只玉镯非同凡响啊,它是从何处得来的?您是否知晓一些相关的信息呢?”
按照常规流程,回收前需询问古董的来源,方天顺势问道。
“这是我们家祖传的玉镯,据说我家祖上曾有一位先人在清朝咸丰年间入宫成为贵妃,返乡省亲时将这贴身佩戴的玉镯留下,说是能庇佑家族。此镯在家已流传了一百多年,如今家中遭遇困境,才不得已拿出来变卖。镯身为纯翡翠精制而成,中间镶嵌的是什么翡翠猫眼,我也不太清楚。”
“那您心里期望的价位是多少呢?”方天继续追问。
“这个嘛……我听说古董都很值钱,这只镯子虽小,但毕竟是清朝的古董,能卖个十几万就行吧?”大姐边说边紧张地注视着方天,唯恐得到否定的答案。
“哈哈,大姐,古董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大小或年代,最关键的是其稀缺性和历史意义。比如某样东西独一无二,那全世界仅有的东西自然价值连城;若这件物品与某个名人或重大事件相关联,如与乾隆皇帝有关的物件,其价值往往高于其他时期;如果它还牵涉到特定的历史事件,那么其价值还会随着事件受关注的程度而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