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至背面,则无繁复纹饰,然而“大辽国”三个大字横陈其间,下方另有一行竖写小字,令人颇感费解。
“又是一块金牌,可惜它仅是一个标识身份的物件,出土数量众多,远不及我之前捐献的那一块珍贵。”方天一眼便识别出了金牌的出处。
尽管如此,他仍与王大师及古一鸣一同仔细审视,随后提笔疾书,撰写各自的鉴定意见。不久,徐坦荡将三人结论汇总,并拿出古董详解对照比较。
然而,当众人细看之下,发现方天与王大师的意见简洁扼要,反观古一鸣的论述则洋洋洒洒,令人不禁将目光集中在他与徐坦荡二人身上。
“此金牌整体高度为78毫米,底宽约为35.81毫米,厚度为3.65毫米,重量约为86.3克。金牌顶部覆盖有由树枝纹与云纹交织而成的伞状牌头,连接下方长方形主体,其中兼有阳刻与阴刻的汉字与契丹文。
金牌表面包浆醇厚,色泽温润而不失自然,黄金质地细腻纯净,初步推断含金量应在90%上下……”
方天诵读完毕古一鸣所写的内容,紧盯着徐坦荡质疑道:“徐老板,你也算是古董行家,你觉得单凭肉眼就能精确到毫米级别吗?
更何况,古一鸣所写内容竟与古董详解完全一致,你不认为这其中存在蹊跷吗?”
“哪里不对劲了?古大师见识广博,若他先前确实接触过同类金牌,有何不可?”金涛立刻反驳。
“你能想象每块金牌的尺寸竟能毫厘不差?你以为在座各位都是无知之辈吗?”方天愤然驳斥。
“哼,我以前遇到的正是这块金牌不行吗?那是我一位朋友的收藏,我当时看过相关的古董详解,如今再度遇见,只能说我运气不错。你们对此有何异议?”古一鸣早有准备,他预见到这样的鉴定意见会引来猜忌,故早已准备好辩解的理由。
他的目的就是要以此震慑王大师与方天,表明此次连天意都在支持自己。
“王大师,方小友,这块金牌的确到我手上没多久,古经理见识过倒也不足为奇吧?”徐坦荡语气平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