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谨慎地将那只碗捧起,触摸其釉面质感,掂量其重量,又轻轻敲击,将碗口倒转过来,只见碗底中央,青花书写着“大清道光年制”。
审视完这件物品后,方天苦笑着对白大师说:“白大师,您竟然说这是最容易鉴定的,我看它一点儿也不比前两件简单呢。”
早已悄然走近并关注着这一切的明希溪此刻心中一阵紧张,看方天的表情和语气,这件物品似乎并不简单?
“方天不会在这最后一件上失手吧?按理说瓷器玉器是最常见的古董类型,鉴别它们应当是基本功啊。我觉得白大师说这件最简单是对的。”明希溪低声自语。
连白大师带来的助手也带着困惑的眼神看向方天。
“哈哈,方天,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是觉得瓷器比前面两件冷僻物件更难鉴定吗?”白大师笑问道。
“白大师,难的并非瓷器本身,而是这只霁蓝碗。其霁蓝釉如宝石般璀璨夺目,让人赏心悦目,因而深受市场欢迎,易于销售。
正因为如此,若是真品,向来不愁买家,但也正因如此,仿制品众多。
景德镇等地对这类霁蓝釉器皿的仿制从未间断,且工艺精湛,足以乱真。
许多资深鉴宝专家都曾在此类器物上栽过跟头,所以我说其鉴定难度大,并非夸大其词。”
方天胸有成竹地娓娓道来。
“嘿嘿,您说得没错,这物件的确难以辨其真伪,就像我现在手中的这件,曾历经五位顶级鉴定专家之手,结果竟都给出了错误判断,最终还是依靠碳十四年代测定法才得出确切结论。
不过听你这般分析,看来你对此已有十足把握喽?”
白大师含笑说着,眸中流露出欣赏之意。
“白大师,您可别这么说,万一我判错了,那可就要闹大笑话了。”
方天摆摆手回应道。
“方天,你家那位明掌柜可没少在我们面前宣扬你的鉴宝才华,所以我才特意拿出这件宝贝,想瞧瞧你的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你就尽管看,尽管说,即便说错也不要紧,就凭你刚才对霁蓝釉市场行情的熟稔程度,我已经算你过关了。”